![]() |
12月18日,记者来到巴阳镇阳坪村,看到人行道两侧的柑橘树上硕果累累,村民们正享受着丰收的喜悦,采摘下树、包装进箱、搬运上车……而这一切都凝聚了村支部书记刘永明的心血。
刘永明,今年42岁,2013年担任阳坪村的村支部书记,从阳坪村的修路、产业发展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他都亲力亲为,一步一个脚印,带着全村1050 户村民走上致富路。
筹集30万修路10公里
“要想富,先整路。”采访中,刘永明说,2011年,担任村会计时,道路不方便,农产品销售不出。一旦遇到下雨天,村民出行不易,于是,他自发组织群众筹集资金来修路。
一个月里,刘永明挨家挨户上门走访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地说服他们,告诉村民:“要树立大局意识,路修好了,惠及每家每户,不能因为一户影响全村人致富。”可是群众思想工作比想象中难做,期间,大部分村民愿意修路,可少数“钉子户”丝毫不动摇,拒绝出钱、出力、出土地。这一大难题让刘永明用尽心思,想尽办法。
“放弃是不可能的,大部分村民交钱了,都期待新路的建成,不能让他们失望,那一段时间,我整夜无法入眠。”刘永明回忆当时情景。其中,村民曾家是最关键的,因为他家门口的土地是公路切入口,占据公路重要部分。由曾家人在外务工,刘永明只能靠电话联系,每天10个电话,各种理由去说服他,遇到对方多次辱骂,依然坚持着。最后,曾某在他的“死缠烂打”下,愿意让出门前那块土地。
最终,全村筹集资金30万元,耗时4年,修建10公里组级公路,一方面方便村民的出行,另外,也带动了该村农产品的销售。
此外,借助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大好机遇 ,刘永明带领村民积极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,乡村道路修到各组,自来水安装到户,电、电视、通讯户户通,家家有小洋楼。